2018年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18年,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在市政府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政府关于政务公开重点工作方案的要求,积极推进机关事务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和信息化,取得显著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党组书记、局长周光聚为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廷贵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指定工作专干,做到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周光聚局长专门听取了关于信息公开工作的汇报和计划,并亲自审定了局2018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分管领导牵头,各科室配合,办公室具体负责,切实做好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在工作落实上,把信息公开工作列入我局2018年目标考评内容,由局办公室负责日常指导和督查;一年来,通过南阳日报解读重大业务工作政策一次,通过局门户网站、公众微信号、报刊媒体等发布各类政务工作动态199篇次。
二、完善工作制度。在信息保密审查上,按照“谁提供、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审核后予以公开;在责任追究上,对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保密相关规定的各类行为,严格追究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在工作考核上,按照分级负责、加强协作、促进工作的原则,从组织领导、公开内容、公开重点、公开形式、公开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在履职能力上,将政务公开列入部门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政务公开培训班,加强政务公开队伍建设,提高岗位工作能力,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深入、有效开展。
三、丰富公开形式。一是以门户网站公开为基础。鉴于我局成立较晚,门户网站建成使用时间较短的实际,2018年,对网站模块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政府信息公开”模块在首页醒目位置设置;根据市作风整顿活动要求,建立了“干部作风整顿年活动”专栏,公开了权责清单;进一步充实完善服务热线,涉及水电、房产维修以及平台约车、餐饮服务等主要服务事项全部公开了电话,方便服务对象查阅、联系。二是做好新媒体平台建设。完善集中办公区管理中心和南阳公共机构节能两个业务工作公众微信号,将有关餐饮服务、会议服务、水电暖服务、公共机构节能政策法规等信息及时发布。注重加强与南阳日报新媒体的沟通和联系,重要政务工作信息同时发送“龙腾南阳讯”,进一步扩大公开覆盖面。一年来两个业务公众微信号共发布工作信息65条。三是加强公开平台管理。严格执行《局门户网站管理规定》,加强对网站的管理使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对两个业务工作公众微信号进行严格管理,指定专人负责。
四、认真做好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2018年,我局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99条。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9条,主要涉及需要社会和相关部门知晓的重要业务政策和通知等;通过局网站公开政府信息116条,包括工作动态80条、通知公告20条、财务等信息6条、办事指南3条、政策法规7条;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开信息65条;通过新闻媒体等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9条。2018年度我局没有接到依申请公开以及涉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的问题。
五、积极做好政策解读和舆论监测。一是主要领导作政策解读。6月13日,联合市有关职能部门举办了“2018年南阳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月暨全国低碳日活动”,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局领导接受南阳日报社记者采访,就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答记者问,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政策要求、我市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步打算等社会关注问题一一作了详细解答,《南阳日报》对公共节能工作政策法规进行了专题解读。二是做好热点回应。通过网站、公众微信号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及时发布机关事务相关政策法规;对于市政府批转件、市政协提案中涉及的有关业务政策问题及时给予答复。2018年政协提案涉及我局的有两件,主要是关于公共机构节能方面,我局及时给予了认真答复,受到政协提案委员的充分肯定。三是密切关注政务舆情。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了解各类各渠道关于机关事务管理方面的信息,发现相关舆情,第一时间向局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有效处置了关于公车改革的不实言论,消除了影响。同时,我局结合后勤服务工作实际,积极为服务对象畅开言路,开展工作满意度调查,对于服务对象合理建议全部采纳,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
综上,一年来,我局在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中不断探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机制、人员素质能力以及规范化程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夯实基础,抓好落实,推进我局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附件:2018年南阳市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信息公开统计表
南阳市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
2018年12月21日
2018年南阳市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信息公开统计表
统计指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条 199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条 9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件 70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0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116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0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65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9 二、回应解读情况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次 3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次 1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次 1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次 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次 0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篇 1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次 0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次 3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一)收到申请数 件 0 1.当面申请数 件 0 2.传真申请数 件 0 3.网络申请数 件 0 4.信函申请数 件 0 (二)申请办结数 件 0 1.按时办结数 件 0 2.延期办结数 件 0 (三)申请答复数 件 0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件 0 2.同意公开答复数 件 0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件 0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件 0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件 0 涉及商业秘密 件 0 涉及个人隐私 件 0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件 0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件 0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件 0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件 0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件 0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件 0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件 0 四、行政复议数量 件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件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件 0 (三)其他情形数 件 0 五、行政诉讼数量 件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件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件 0 (三)其他情形数 件 0 六、举报投诉数量 件 0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个 0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个 0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人 0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人 0 2.兼职人员数 人 0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1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次 1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次 1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10